![]() ![]()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迎新,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党工委书记沈春荣,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乔艳津,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苏州市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张建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常清,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总工程师陈宝建,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刘兆祥,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流行趋势部主任齐梅,盛虹控股集团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锋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高峰论坛。 以源头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沈春荣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盛泽紧跟数字化发展大潮,充分发挥丝绸纺织产业的全链条整合优势、“三个千亿”的厚基础支撑优势、两个“世界500强”的双龙头带动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功能纤维重点方向,攻克关键共性技术,打破国际性垄断,通过产学研合作拓展先进功能纤维的产业应用,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还指出,盛泽正围绕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深化智改数转,加快打造新材料产业园、数码科技园,全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世界级高端丝绸纺织产业创新集群。在盛泽经济发达镇改革10周年之际,盛泽将持续深化改革,竭力推进“双心工程”。 “盛泽作为建设世界级先进纺织产业集群的先行者,在纤维新材料制造及新产品开发方面已独具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在线上致辞中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我国纤维材料产业正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创新,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构筑先发优势,助力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占得先机。 孙瑞哲会长在致辞中表示,“一根丝”成就了盛泽的地方传奇与财富故事。在新时期,盛泽以源头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成为了中国纤维新材料领域的引领者。以数字经济赋能纤维材料产业创新是必由之路。行业要理念引领、善作善成,强化数字前沿技术在纤维材料发现、设计中的应用,不断保持行业的前瞻性、创新性与引领性;要立足实际、共进共生,依托创新体系、制造体系、管理体系的数字化重构,实现品质的提升、品种的更新与品牌的锻造,更好服务科技前沿、消费升级与重大需求;要强化协同、开源开放,推动信息、知识等资源的集聚共享,营造“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区域生态。 以数字引领产业转型之路 数字经济加速推动了要素资源更新、基础设施重置和市场场景延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百年变局之中,产业的未来何去何从?在主题大会中,徐卫林院士、微软(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管震分别基于产业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进行演讲。李斌红主任主持大会。 “中国纺织是中国制造的缩影。”徐卫林院士从中国纺织工业趋势、纺织纤维材料现状、纺织纤维材料应用、科技助力品牌发展四方面展开主旨演讲。“智能穿戴服装是一类应用纺织、电子、化学、生物、医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开发的高智能化的纺织品,它基于仿生学概念,能够模拟生命系统,同时具有感知和反应双重功能。”他以形象的“纤维轮”展示了军事、医用、建筑、航空等纺织纤维材料多元化的应用领域及应用情况,重点对智能纺织品进行了全面分析。 “高质量、数字化、先进制造、产业集群、颠覆性技术与前沿企业”管震在《纺织企业的数字化路径与选择》演讲中总结了迈向智能制造的五个重点词汇。对于如何解决产业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他提出了“沿着边际成本做文章、从重要业务需求出发、用软件迭代方式进行、加速沉淀工业的智慧”四个方向与建议。他认为,基础数据的统一是对话的基础,在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可能通过数字化获得更高的收益,数据能够驱动供应链的优化与透明,要以“书同文、车同轨”融入到涟漪式的价值链中。 ![]() 孙楠介绍了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在化纤外观瑕疵检测和印染能耗管控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他指出实现数字化的落地一方面需要企业自身具有良好的组织适应性,另一方面企业需要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个融合创新的过程,“需要拥有新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和传统企业双向奔赴”。董松表示除了社会层面数字基建和技术的支撑,思想、人才、组织架构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建立数字驱动的产业生态,他认为只有做到整个生态的流转,以数字化串联供应链各环节,才能提高纺织行业的整体效率。 龙方胜认为如何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应用,让人机交互、机机交互能够真正替代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来提升生产效率和决策效率,是企业在数字化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难题。而提高员工对数字化的认知、提升企业自动化程度、以顶层设计构建数字模型则是实现数字化升级的三个关键要素。周娟表示,提高效率是数字化的最大价值所在。她认为数字化是一个放大器,企业要基于自身的发展模式与核心竞争力,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做好产业链协同,以足够的开放度和链接度促进升级迭代。何胜军对正凯的5G+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RFID智能条桶识别技术、APS排产技术、多系统集成、RSO3D应用技术等突破性技术进行了介绍。对于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他认为主要负责人、人才、数据价值、团队是不可或缺的四个重要因素。 以时尚升级产业变革之路 在创新论坛中,来自行业咨询机构、国内纺织服装企业、数字科技企业的专家从品牌产品开发、消费趋势、智能制造、数字营销、市场策略等方面展开分享探讨。李波副主任主持论坛。 在新消费营销的战场上,读懂产品开发的本质、找准产品创新方向,才是赢得增长的第一步。陈宝建总工在《2022品牌产品开发新焦点》中从品牌销量增长的表面,透彻分析更深层次的产品开发关键;从创新力、拉新力、价格力、沟通力、情感力,“五力模型”解读品牌突破增长背后的奥秘;从时尚类品牌产品、功能类品牌产品、可持续类品牌产品分析中解读活跃在潮流一线的消费需求,为企业提供前置性的产品开发指引。 齐梅主任在《新时代的纤维&产品消费趋势》的分享中,从深度自我、乐享生态、双面科技三大关键消费趋势出发,聚焦消费者需求与行业热点,对纤维与产品的消费趋势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为产品在企划设计、材料应用方面的创新开发提供了灵感参考。她强调,消费者对于产品“功能和体验”的高度认同,是形成产品核心价值的关键。 在《京奕涡流纺数字工厂分享》中,吴江京奕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路结合企业实践案例深度解析了棉纺智造的升级之路。他介绍道,京奕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涡流纺纱生产商之一。企业拥有集人、机、料、法、环于一体的纺纱生产智能管理系统。智能管理的全面应用打通了生产计划管理流程、生产运转管理流程、设备维护保养流程,取得了效率提高、作业标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明显成效。 吴江德伊时装面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栋平在《印染数智化转型路径》演讲中对未来印染的关注点和数字化转型进行了全面分析。“智慧印染从作业控制,制造管理企业运营到协同商务都能通过导入智能化达到效率、交期与运营的优化。”他表示,未来印染的关注点在设备智能化、印染基础研究、多学科交叉与印染结合,实现多元生产、小批量、多品种、产品个性化强的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纺织服装产业的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中,杭州知衣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杨仁军对当下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分析,并针对企业痛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他表示,渠道、消费者、营销等品牌经营要素在剧烈地动荡,纺织服装行业充满了“不确定性”。对此,企业亟需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感知市场需求,洞察面料流行趋势。 “没有数据的支撑,企业将面临‘失明’危险,隐性支出让企业付出沉重代价。”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服装材料研发高级工程师赵明在《破局——数字化改革》演讲中从产业下游的视角阐述了企业数字转型的路径举措。他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变革和疫情反复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愈发依赖于大数据支撑,客户互动、资源管理、智慧洞察、智能生产是数字化企业的四个核心能力。 ![]() ![]() ![]()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VOGUETOP第一时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792615979@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